top of page

來自紐約市立大學(CUNY)約翰.傑伊刑事司法學院(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心理學系的Kovera教授,被公認為是目擊指認(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與陪審團決策(Legal Decision Making)領域的專家。
自1990年代起,Kovera教授發表了大量學術文章於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Law and Human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等國際頂尖期刊。曾任美國心理法律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Law Society)前主席,法律與人類行為(Law and Human Behavior)期刊前主編,其司法心理學專著《The Psychology of Juries》,更仍榮獲2018年勞倫斯·懷特曼圖書獎(Lawrence S. Wrightsman Book Award)。目前,Kovera教授已是美國總統獎學者(Presidential Scholar)之一,並持續活躍在美國心理學界、法律學界及司法心理學界。

麻軌_edited.jpg
Kovera

Heide特聘教授自1980年代起,便投身司法心理學研究領域,長期鑽研青少年暴力行為與弒親(Parricide)的心理、生理及社會成因,被公認為是弒親、青少年殺人(Juvenile Homicide)、家庭暴力(Family Violence)與創傷治療等議題的國際級頂尖專家。

Heide特聘教授所著《Why Kids Kill Parents: Child Abuse and Adolescent Homicide》,是司法心理學史上第一本以「弒親」為主題的學術專著。同時,亦發表了大量學術文章於等國際知名頂尖期刊,如:Behavioral Sciences & the La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Justice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等。目前,Heide特聘教授是許多國際知名期刊編輯委員之一,包含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Victims and Offenders, Behavioral Sciences and The Law,顯示出Heide特聘教授在犯罪學、心理學與司法心理學領域的重要影響力。

Kathleen.png
Heide
太田

太田教授現為日本被害人學會理事長、日本刑法學會理事、日本更生保護學會理事、日本刑事政策研究會理事、最高檢察廳刑事政策專門委員會顧問、法務省矯正局矯正政策研究會成員等。 太田教授曾獲慶應大學校內學術研究獎(義塾賞)以及日本刑事政策學會論文優秀賞,為日本刑事法領域最重要學者之一。太田教授專攻刑事政策和被害者學,近年更進行透過假釋制度和機構型處遇合作之研究,讓受刑人重新復歸社會。

太田.jpg

王舜永(Shun-Yung Wang)副教授任職於南佛羅里達大學(USF)犯罪學系,王副教授的研究領域涵蓋警務與比較刑事政策(Policing and Comparative Justice)、少年司法(Juvenile Justice)、網路犯罪(Cybercrime)、青少年犯罪行為(Delinquent and Criminal Behaviors)等議題,並發表了大量學術文章於UCLA Law Review、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Education, Internet Journal of Criminology等國際知名期刊。

王副教授除榮獲美國2010國家司法研究所獎學金(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Graduate Fellowship),亦於2021年獲得傅爾布萊特學者獎(U.S. Fulbright Scholar Award),是少數於美國研究犯罪學的傑出華裔學者之一。

王舜永.png
Wang
Margaret

09.23 Sat.10:00 ~ 11:30

主題演講 (一) 現場連線

Prof. Margaret Bull Kovera,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How Police Decisions about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s Affect The
Rate of Mistaken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s〞

(警方辨認程序之決定如何影響目擊者辨認之錯誤率)

​  警方藉由改進程序,有效地減少了目擊者認錯的情況。透過先進的AI識別程序和使用新科技工具,如臉部識別技術和 DNA分析,增加了辨識準確度,有助於促進司法公正和保護無辜者的權益。使用AI技術提升對犯罪的破案效率和準確度,建立更穩定的社會治安。來自紐約市立大學約翰.傑伊刑事司法學院心理學系的Kovera教授將為我們講述在司法程序當中,AI技術帶來多大的益處。

太田

09.23 Sat.11:30 ~ 12:30

主題演講 (二) 

太田達也教授

慶應義塾大學

〝犯罪の被害者が,刑務所や少年院で,自身の心情や置かれた状況を陳述〞

(犯罪被害人於監獄或少年院陳述自身心情與處境)

​  一個案件的發生,除了其犯罪被害者承受著巨大的傷痛;加害者也同時經歷著懊悔以及在監所裡的孤獨,渴望改變和重新融入社會。雙方心理困境難以言喻。透過了解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身心經歷,給予他們支持和關懷,並提倡心理健康和犯罪預防措施,讓他們有機會重新建立美好的生活。來自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的太田達也教授,將為大家講述犯罪被害者向加害者表達他們感受的情況。

Kathleen

09.24 Sun.10:00 ~ 11:00

主題演講 (三) 現場連線

Prof. Kathleen Heide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Understanding parricide: Pathways to killing parents〞

(透過軾親案件剖析軾親行為之途徑)

​  弒親不止是一種犯罪,也違反道德倫理。除了引起公憤,社會更好奇其原因。講者依據科學文獻及臨床經驗,綜合弒親事件的基本特徵,分析犯罪者類型,尤其對青少年加害者。講者也會分享防禦策略、有效干預和風險評估的相關性並闡述年齡對於了解殺父犯罪者情況的重要性。在本次研討會當中,我們邀請到來自南佛羅里達大學犯罪學系的Heide特聘教授,來為大家講述青少年「弒親」的心理、生理及社會成因。

09.24 Sun.11:30 ~ 12:30

主題演講 (四) 現場連線

王舜永副教授

(原)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the Police and Procedurally Fair
Encounters on the Street: A Mixed Method Approach〞

(警察在應對示威遊行時展現的程序正義)

​  根據本實証研究顯示,示威遊行在民主台灣已不罕見,例如太陽花學運也為台灣政治帶來變革。警察在這些場合展現出的司法程序正義,不僅反映民主與法治,更深遠地影響民眾對警察的各項感受(例如:信心、信任和滿意程度)。這種尊重法律與民意的行為,不僅鞏固社會秩序,建立起良好的警民關係,也為國家和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3 第二屆司法心理學國際研討會
迎接AI時代之司法心理學蛻變與未來

活動日期
2023年9月23日(六)- 9月24日(日)

活動地點:
國立中正大學 
教育學院二館 131倬章國際會議廳

若對本活動有任何問題,歡迎您來信聯絡!

信箱:taforpsy@gmail.com

研討會徵稿海報 (1).jpg
bottom of page